肖松山:后疫情时代下的中外合作办学 探索面向未来的“新工科”
来源: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 时间:2021-10-26 22:55
近日,中外及内地(大陆)与港澳台合作办学机构联席会第八次会议在成都举办,天津大学校长助理、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GTSI)中方主任肖松山博士出席会议。
本次会议由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港澳台办公室)指导、机构联席会主办、西南交通大学-利兹学院承办。来自全国近130家中外合作办学院校的280余位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代表们围绕“后疫情时代下的中外合作办学:新挑战、新机遇、新作为”这一主题展开积极探讨与经验分享,旨在共同推动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以更大力度和创新举措深化教育对外开放。
在17日下午的主席单位扩大会议上,肖松山向与会的50余位代表介绍了GTSI的发展情况以及学院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两校多层次深度融合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他表示,GTSI将持续唱好引进、融合、创新三部曲,结合深圳实际,与深圳市一起成长,向建设“新工科”示范学院的目标前进。
18日上午,会议正式开幕,教育部国际司副司长闫炳辰、涉外办学监管和办学处处长毛冬敏、留学服务中心认证二处副处长高琼、四川省教育厅副厅长陈朝先、西南交通大学校长杨丹等出席会议并作致辞。
18日下午,在《新发展格局背景下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的平行分论坛上,肖松山作“融汇中美 扎根深圳——努力建设新工科示范学院”主题报告。他介绍到,天津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如今也是新工科建设专家组组长单位和新工科教育创新中心依托单位。他强调不同的学校,新工科建设应该有不同的方案,要因地制宜、因时而新。GTSI“新工科”将以学科建设为基础,特别是以新兴工科或者交叉学科为重要依托,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三位一体,学科融合、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协同育人,以培养能够引领未来、全面发展的卓越人才为己任,构建新时代工程教育培养体系。
肖松山提到,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将包括三个方面:专业培养体系、创新创业培养体系和通识教育培养体系。他希望,新工科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和艺术素养、实践和创新能力、领导和组织才能、系统和生态思维,要培养能够引领和塑造未来的“全人”。新工科不仅要适应、服务,更要引领经济社会特别是工业革命向前发展。